- 将近1米的大蜻蜓,地球上已知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昆虫
- 本站编辑:帮帮拜思特发布日期:2019-09-20 13:52 浏览次数:
在遥远的石炭纪,三亿多年以前,地球上有一种巨无霸蜻蜓,它们翅膀展开后有70厘米长,辗转在密林间,随便挥一挥翅膀,就能带走半树的枯叶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角,巨脉蜻蜓。
巨脉蜻蜓生活在石炭纪的密林中,它们的身体结构跟现代蜻蜓比较类似,只是生殖孔的位置有一些区别,从化石反应的情况来看,它们的生殖器分布在尾巴末端的位置,而现生蜻蜓的生殖器则靠近头部一些。
另外,巨脉蜻蜓的复眼也是它的一大利器,每只复眼上有近30000个小眼睛,可以在不转头的情况下看到身体的各个方向,而遇到移动的物体时,还能根据相对位置变化判断它们的运动速度,有了这样的眼睛,它们才能在捕食和逃生时灵活应对,制霸天空。
而且巨脉蜻蜓的口器也十分发达,主流观点一般认为它们以体型较小的动物为食,包括其他虫子,鱼类,两栖类等等,可是有证据却显示它们也会食用植物果实和汁水。
除了眼睛和口器外,翅膀也是它们能够成为巨无霸物种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遥远的石炭纪,动物刚刚登陆大地,进化出的翅膀让蜻蜓的世界上升了一整个维度,其他生物只能在水中厮杀、陆地拼咬的时候,巨脉蜻蜓挥动着灵动的翅膀飞上了天空。
从此它们不用再担心被水中或者地面的动物捕食,还能把卵产距离大型生物较远的浅池里,让幼虫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成长发育。而由于体型相对较大,它们的幼虫在水中也是很有威慑力的,经常会捕食一些幼小的鱼类。
为什么当时会有这么大的昆虫?是因为空气中含氧量的关系。
在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,植物成了地球陆地上最成功的开拓者,森林遍布全球大部分陆地。在广袤植被的荫蔽下,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也迅速攀升,达到35%,是如今大气氧气浓度的近2倍(真可谓遍地都是天然氧吧~)。
而由于蜻蜓是用腹部的气门和延伸的气管来进行呼吸的,含氧量的飙升会加速它的呼吸和代谢,加上充足的食物和前面提到的几大优势,它们的体型就开始了“肆无忌惮”的扩张,并最终定格在与氧气浓度相适宜的70cm。
但是后来,由于光合作用导致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,于是全球温度也开始下降,森林面积大幅度锐减,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开始减少,没有了充足的氧气,食物也越来越少,这样以来,巨脉蜻蜓不得不缩小体型适应环境,从此不复往日雄风了。
至于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这么大的蜻蜓,科学家给出的解答是应该不会,不过不排除特殊情况。因为人类的存在,地球表面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减少,含氧量不会再有大幅度提升的趋势,因此仅从这一点来说,巨型昆虫应该不会再出现了。
- 下一篇:昆虫叮咬或可引起荨麻疹
- 上一篇:农村称为“土狗”的一种虫,小孩子都抓来当玩具玩